全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研究

姬晓鹏

(山西大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大同037000)

摘 要:在全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呈现出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密切结合上述特点,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积极改革,借助全媒体时代的动静结合、全时在线、即时传输、交互联动的优势,改革和优化课程教学模式,以此来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来,不断凝聚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共识,推动各种新媒体的融合,使大学生能够借助各种媒体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更加全面地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全媒体是指在运用多种媒介方式,如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来全方位、多层次地传播信息,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融合形成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各种新媒体的不断出现,人们可以方便地应用各种媒体展开沟通互动,这对于促进人们的沟通和交流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对于这种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要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各种媒体的融合发展,要通过不断努力使主流舆论媒体做大做强,以此来更好地为国家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有利条件。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也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和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展开对全媒体的研究,借助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审视和优化,来提高教育效果。

一、全媒体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

(一)实现良好师生互动 全媒体是综合各种媒体的特点,将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内容充分结合起来,全方位多角度向学生展示课堂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在全媒体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各种媒体传播方式实现教学全程的沟通互动。[1]教师与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借助各种媒体客户端来展开沟通和交流,由于沟通交流可以实时进行,因此很好地解决了传统课堂教育模式下,师生互动交流渠道不畅的问题。[2]可以使学生和教师全程、持续地就相关问题展开沟通交流,能够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内容过于单调,学生学习兴趣匮乏的现象。在全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使用翻转课堂、小组合作讨论等多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优化和丰富,学生能够产生思想政治学习的浓厚兴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可以便捷地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来对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全媒体的辅助下,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使用的教学素材也将大大增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展开教学活动,大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各种媒体展开对最新理论的学习,并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和其他人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3]正是由于全媒体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体现出学习活动全程的交往和互动性,因此全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接受到思想政治教育。

(二)教育活动与各类媒体融合 在全媒体背景下,教学活动呈现出与各种媒体深度融合的特点,可以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在教学信息传播方面,改变了传统媒体仅仅可以对文字图片资料进行传播的弊端,教师可以将音频资料、视频资料图像资料以及各种基于新媒体而开发出的教学素材向学生传递。由于信息传播的速度快,针对性强,因此学生可以借助各种形式的全媒体客户端获取相应的教学资料。同时,由于全媒体时代高校师生的教学活动可以应用的媒体软件不断增加,使得教学活动能够打破传统信息传播条件下对教学活动的束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选用不同的媒体来展开对教学内容的传播,这对于提升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水平有着很大帮助,教学活动深受学生的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得到激发,只要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全媒体时代各种新媒体的特点,就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成效,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4]

(三)提升学习的主动性 在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学活动能否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在于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能否得到发挥。在全媒体时代,由于教学活动与各种不同的媒体进行了深度融合,因此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通过评论讨论沟通互动的方式来加强与教师和其他学生的交流,通过个人发布信息也能逐渐形成以大学生自我为中心的传播平台。[5]在全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所以高校大学生能够借助全媒体来积极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的学习,借助学习来不断提升自己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从而使自己学习的主体性作用得到发挥。借助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各种新媒体,高校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师所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来,他们能够主动地展开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和讨论,从新的角度认识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于加深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有着深远的意义。

(四)课程教学难度增大 尽管全媒体时代的发展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在全媒体时代,由于学生可以方便地借助互联网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学生也会在互联网上与其他人展开深入的交流与互动,受大学生个人理论水平的限制,部分大学生可能会受到互联网上不良思想的影响。[6]尽管从整体上来看,互联网上的评论大多客观理性,但是依然存在部分消极言论,这些言论会对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产生误导,需要教师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力度。同时这也增加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的难度,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积极对学生学习展开指导,引导学生以正确理性的态度面对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以正确的态度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并借助全媒体时代的优势,强化自己的理论基础,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二、全媒体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挑战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各种新媒体实现了快速融合,促进了信息的传播,使人们能够便捷地就社会问题展开沟通与交流,这对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一)教师运用新媒体的能力不足 在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想要取得理想效果,需要教师积极学习和运用新媒体,因为在目前的形势下,高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各种信息都是通过互联网来获得的,所以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学习和应用新媒体。但是,很多高校思政课教师都缺乏对新媒体的研究,他们在教学活动中,还在坚持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大多以理论教学为主,由于课堂教学内容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很难与学生产生共鸣。所以教师缺乏对新媒体的研究已经成为全媒体时代制约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认真对此问题进行反思,不断加强对新媒体进入技术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应用新媒体来与大学生展开交流与互动,借助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相关理论的认同。[7]

(二)教学素材缺乏针对性 在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利用新媒体对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普遍缺乏针对性强的教学素材,这在当前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高校学生对新媒体有着较强的认同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积极借助各种新媒体来了解最新的时政新闻和各种各样的信息,普遍对网络上的信息内容充满兴趣,教师必须要认识到这种新的发展形势。尽管教育行政部门很早就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要遵循内容为王的课程建设思想。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个人能力和水平方面的问题,很难整理出有内涵、有深度、趣味性极强的思想政治教学素材。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对于教学素材的内容和质量并不重视,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素材发布之后的点击和转发量,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出现了娱乐化倾向,这对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三)教师对复杂网络环境把控不力 在全媒体时代,人们可以方便地借助互联网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随时随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展示出来。因此高校学生在利用新媒体平台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这对高等学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如何才能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做好对学生的引导,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8]由于在全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评论信息,相关信息的发布只要不违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都可以发布在各种新媒体平台。因此在平台之上,存在大量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抵触的不良信息,这些信息会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造成很大误导。甚至还有部分别有用心的人故意发布一些负面信息,这些都对当前高等学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困扰。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加大研究,为学生全面认识问题做好引导,发挥出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理论优势,帮助大学生以正确的态度来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

(四)教学活动与各种平台的融合有待加强 在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活动中,为了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教师都在积极展开对新媒体应用方式的学习,部分教师也对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进,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多种平台来录制教学课件,开展教学活动。尽管教师做了大量积极的尝试,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很多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只是简单的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搬到新媒体平台中,很难发挥出新媒体的优势,所以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课程融合方面继续加大研究,才能更好地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全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优化策略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高等学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活动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为了使这项教学活动取得理想效果,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在以下方面不断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一)着力用马克思主义凝聚思想共识 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活动面临的形势将更加复杂,这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优化课程设计,加大对思想政治基本原理的应用,充分发挥出思想政治基本原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领作用,以增加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认同为目标来开展思想政治教学活动,充分借助全媒体时代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优势,向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在利用新媒体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加强对思政话语的学习和应用,在录制课件和编写教学素材的过程中,将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融入其中,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高校大学生更加全面的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概念。当学生借助教师的引导,对思想政治基本原理和概念有了新的认识之后,他们就能以正确理性的态度来面对思想政治学习,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二)建设多元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在全媒体时代,要想更好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高校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在此项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要积极借助全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优势,认真开展理论学习。借助理论学习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对最新教育理念和新媒体的认识,具备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同时也要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新媒体平台的使用方法。高等学校要通过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使思政课教师具备借助全媒体时代的各种新平台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这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平时积极展开对新媒体的研究,在平时也要不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互动,了解学生对于新媒体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议,从而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为了提升此项教育工作的有效性,高等学校要积极在各种新媒体平台创设账号,引导教师在平台上发布相关教学内容。在发布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要积极借助互联网做好对学生的引导,使高校大学生能够全面的运用思想政治基本原理展开对问题的分析,认清社会现实,以正确的态度来面对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9]

(三)创新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 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教师要改变对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认识,要积极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充分利用最新出现的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活动中来。教师要结合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对学生学习进行引导,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也要将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不断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和优化,积极发布新的教学内容,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历史文化、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与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就能使学生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从而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四)构筑多层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在高等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学校要不断提升对新媒体的应用力度,积极搭建融合各种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教师要借助集体备课活动录制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课件。针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学生政治学习展开有针对性的指导,充分发挥新媒体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为教师录制课件和开展全媒体背景下的教学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使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课件录制水平,充分借助各种新媒体来展开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使课堂教学真正取得理想效果。[10](P116-124)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加大对各种新媒体平台的研究,积极探索新的课程教学模式。借助学习不断提升运用新媒体的能力,使全媒体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真正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参考文献:

[1]李霞.全媒体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焦虑与突围[J].教育评论,2020(04):130-134.

[2]赵建超.基于虚拟生存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研究[J].教育探索,2019(06):64-67.

[3]黎昱睿.全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原则与路径析[J].中国高等教育,2020(Z3):69-70.

[4]欧文姬.论高校网络舆情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11):4-6.

[5]董兴彬,吴满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网络空间治理思考[J].长学术论坛,2018(05):168-173.

[6]董春辉,李瑶.“微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高校学生工作研究,2018(02):115-120.

[7]李林,安隽,姬晓鹏.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9.

[8]张会萍,张春艳.全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灌输职能探析[J].新闻爱好者,2020(05):82-84.

[9]沈爱玲.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应对路径探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8(12):95-98.

[10]乔默之.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引领工作研究[A].徐向明.泰州学术[C].南京:南京出版社,2019.

On the Optimiz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All Media Era

JI Xiao-peng
(School of Marxism,Shanxi 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037000)

Abstract:In the era of all media,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ctivities of college students pres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hole process media,holographic media,all staff media and full effect media.Teache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need to closely combine the above characteristics, reform and optimize the course teaching mode with the advantages of the combi‐nation of dynamic and static,full-time online,real-time transmission and interactive linkage in the era of all media,in order to attract colle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actively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ctivities,constantly gather the consensus of college students on related curriculum,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various new media, so that college students can use various media to ac‐cep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stand socialist core values more comprehensively, and improve their ideological and moral level.

Key words:all media era;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4-0882.2021.02.023

文章编号:1674-0882(2021)02-0110-04

收稿日期:2021-01-15

基金项目:山西大同大学2019年度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项目“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育人研究”(2019s6)

作者简介:姬晓鹏(1981-),女,山西大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 郭剑卿〕